近日有外媒消息稱,華碩旗下的產品ZenFone 6在印度被迫改名為華碩6Z。被迫改名的原因,竟然是華碩涉嫌在印度商標侵權。
據悉,將華碩告上法庭的是一家名為 Telecare Network 的印度本土公司,該公司在2008年就注冊了ldquo;Zenrdquo;和ldquo;ZenMobilerdquo;商標。Telecare Network認為華碩在2014年開始在印度銷售的ldquo;ZenPhonerdquo;系列手機無論是名稱還是價位都與自家ldquo;ZenMobilerdquo;品牌相似,消費者很有可能在購買時將兩者搞混,因此提起上訴。
近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就華碩ldquo;Zenrdquo;商標侵權一案作出判決,稱華碩ldquo;Zenrdquo;商標構成侵權,因此禁止華碩再在印度當地使用ldquo;ZenFonerdquo;品牌。
目前華碩并不準備繼續(xù)上訴,而是認可了判決的結果。盡管華碩官方沒有聲明表態(tài),但是在印度最大電子商務零售商Flipkart上,華碩ZenFone 6已經改名為ldquo;ASUS 6Zrdquo;。
由此看來,在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,華碩選擇進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,卻遭到商標侵權的情況,很明顯對華碩是一次不小的打擊。
說到華碩,不得不提到另一個手機廠商,并且近段時間一直處在熱門話題前列的華為。
在遭到美國政府制裁后,華為的自研操作系統一直備受關注。今年5月下旬有消息稱,華為已經申請注冊ldquo;華為鴻蒙rdquo;商標。據悉,ldquo;華為鴻蒙rdquo;商標的申請時間是2018年8月24日,早在一年前就已經著手準備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華為已經在全球幾乎所有可能的知識產權組織提交了ldquo;HongMeng(鴻蒙)rdquo;商標申請,包括加拿大、墨西哥、韓國、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,并且申請已被歸到ldquo;操作系統rdquo;類別之下。
由此看來,同樣是巨頭企業(yè),但在商標保護上,重視程度可見一斑。
其實不僅僅是華為,很多知名品牌在進軍海外市場之前,都會率先搶注自己的商標,避免被他人注冊造成混淆,對海外市場發(fā)展造成阻礙。此前蘋果公司就因為沒有在中國及時注冊ldquo;i-phonerdquo;商標和ldquo;iPadrdquo;商標吃了虧,最后不得不花高價購買商標,才得以讓自己的產品合法的在國內售賣。
近年來由于商標保護不足導致被搶注、被侵權、被山寨的案例日益增多,那些經過長時間建立的品牌因為一時疏忽而遭遇商標糾紛,如果解決不好很容易會在國內外市場造成品牌專利上的損失,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開始紛紛注冊國外商標,進行商標保護的原因。